首页 > 精品 > 财政部万字报告,透露下一步政策加力方向
-
3只央企主题ETF有望于6月6日上市 高股息策略产品受热捧
-
北京密云一公司查9次病假虚实后解雇工伤职工被判违法 律师:单位此举于法无据,有故意刁难之嫌
财政部万字报告,透露下一步政策加力方向
为应对经济下行,财政策加今年中国推出一揽子稳经济举措力度超过2020年,部万步政而其中不少涉及财政政策。字报今年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如何?告透下一步如何持续发力?
8月30日,财政部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下称《报告》),露下力方回答了上述市场关心的财政策加问题。约2.2万字《报告》,部万步政详细介绍了上半年财政政策执行情况,字报并展望下半年财政政策。告透这也是露下力方自2020年以来,财政部公布的财政策加第三份财政政策执行半年报。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部万步政市场对下一步积极财政政策发力有所期待。字报《报告》称,告透下一步财政部门将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露下力方谋划增量政策工具,靠前安排、加快节奏、适时加力,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在稳住经济大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财政政策仍将持续发力。近期部分财政增量政策已明确,这包括税费支持政策小幅扩围,盘活5000多亿元地方政府存量专项债券额度等。
财政政策“三支箭”发力明显
全球当前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为了稳住经济基本盘,需要积极财政政策发力。中国自2008年以来,一直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其中近些年关键“一支箭”是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给企业等市场主体纾困,从而激发市场活力。
今年中国推出2.64万亿元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并对部分行业实施缓缴社保费和制造业缓缴税费政策,这一系列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力度空前。
《报告》称,针对市场主体需求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注重多种政策工具协同组合,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等,不断加大减负纾困力度,上半年新增退税减税降费5074亿元、办理退税18455亿元,有效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税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万亿元。给企业减负的金额甚至超过2020年。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靠前发力、精准发力,在稳定经济大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罗志恒表示,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通过留抵退税等方式直接缓解了企业现金流紧张,减少企业倒闭,有力地促进了市场主体的稳定。另外还通过减税降费和缓缴社保等形式助企纾困,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维护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基本稳定。
为应对经济下行,需要政府扩大有效投资,这离不开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筹资。近些年积极财政政策“第二支箭”正是扩大专项债发行规模,支持重大基建项目,以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消费稳经济。
今年中国新增3.65万亿元专项债,并靠前发力,其中3.45万亿元用于项目的专项债基本在上半年发行完毕,按照国务院要求要在8月底基本使用完毕。
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冯俏彬告诉第一财经,《报告》内容十分丰富,回应了社会关心的财政政策支出规模、力度、效果等问题。其中就包括备受关注的专项债发行、使用、管理等重大信息。
《报告》数据显示,1~6月,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41万亿元。已发行的专项债券中,支持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11691亿元、交通基础设施5777亿元、社会事业6389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5296亿、农林水利2832亿元、生态环保1276亿元以及能源、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等802亿元,对稳定宏观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报告》认为,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优化专项债券投向领域,持续强化专项债券管理,较好保障了地方合理融资需求,有效发挥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罗志恒表示,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逆周期调节的功能,在需求收缩时通过基建投资稳定投资、通过车购税减免等刺激消费,有利于稳定总需求。
积极财政政策“第三支箭”是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这包括适当增加赤字规模,盘活存量资源等来保持一定支出强度,缓解收支矛盾,释放积极信号。
今年积极财政政策一大体现,是保持适当支出强度。今年预计安排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71万亿元、比上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可用财力明显增加。
《报告》称,今年加大财政资金统筹,通过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保持适当支出强度。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支出12.89万亿元,同比增长5.9%,高于财政收入增幅。另外,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力,支出进度加快。
冯俏彬表示,今年大家很关注财政收支形势,受疫情冲击、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等因素影响,今年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冲击。网上也流传一些地方财政出问题的说法。而此次《报告》给出了相对乐观的信息,财政运行总体是稳定的,这给社会吃下一颗“定心丸”。
《报告》认为,受疫情等因素冲击,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增幅有所下降(-10.2%)。随着疫情逐步好转、稳经济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6月份财政收入企稳回升,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3%,增幅由负转正。当月,全国共有25个省份财政收入实现正增长。总体看,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薛虓乾此前公开表示,从后期走势看,随着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下半年经济有望持续回升向好,在此基础上,预计财政收入将逐步回升。
下半年谋划增量工具,适时加力
冯俏彬认为,今年上半年面对经济受到超预期因素冲击,积极财政政策尽力而为,各种政策工具加大力度和加快进度,为经济平稳运行和后续恢复做出重大贡献。当前要重点关注后期财政政策如何持续发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当前疫情防控仍存在不确定性,7月份经济数据小幅波动,折射经济恢复基础不牢固。担当稳增长重任的财政政策,下半年如何发力备受关注。
《报告》称,下半年财政部将落实落细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在下半年落实落细积极财政政策方面,财政部表示继续实施好各项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持续释放政策红利。认真研究解决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督促地方加强政策配套,挖掘自身潜力加大支持力度,持续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
事实上,近期税费支持增量政策已逐步明晰。比如为了给企业纾困,今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新增在扩围餐饮等行业基础上,近日再扩围至养老托育服务业。今年底到期的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再延期实施至明年底,预计新增免税1000亿元。
《报告》称,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8月24日的国常会明确,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10月底前发行完毕。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上述5000多亿元存量专项债资金将继续支持一批重大基建项目,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反映了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有利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今年财政发力,也体现在政策性金融工具上面,这也被外界称为“第二财政”。
《报告》称,下半年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联动,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实现扩大有效投资、带动就业、促进消费的综合效应。
根据国务院部署,在前期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
这笔资金由国开行和农发行发行金融债筹集,注资成立基础设施基金,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中央财政贴息。目前前期3000亿元资金已经投向重大基建项目,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
除了上述6000亿元开发性金融工具外,此前国务院还要求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今年新增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1万亿元以上。
《报告》显示,上半年,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已完成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5962亿元,同比增长85%;服务各类市场主体78万户,同比增长214%;支小支农业务规模5889亿元,同比增长86%。
罗志恒建议,下一步积极财政政策仍要继续发力,继续加大支出力度,与政策性金融债配合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进一步稳定总需求。另外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的转移支付,解决上半年超预期的疫情对基层全年收支造成的扰动,这在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将尤其凸显。
罗志恒认为,下一步财政要积极支持处理好经济社会风险,比如房地产风险、村镇银行金融风险等,同时要做好下半年通胀上升可能对中低收入人群生活的冲击。
《报告》还要求下一步加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强化财政可持续性和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
原文链接:http://yt2e8.hot-stocks.com/html/618d11499267.html
- 2025-11-09 10:50 世界三大国家排名面积!世界三大国家是什么?
- 2025-11-09 10:48 Q2营收大幅低于市场预期,Snap开跌超32%!雾芯科技涨超7%,宣布获得生产许可
- 2025-11-09 10:43 新疆火了后,“避暑游”真的让市场回暖了吗?
- 2025-11-09 10:43 苹果或将重新生产12英寸笔记本电脑 2024年前发售
- 2025-11-09 10:35 西安十三朝古都是哪十三个朝代都有什么重要事件(西安是哪十三朝古都)
- 2025-11-09 10:31 “文字游戏”玩不下去了!白宫承认“暂时通胀论”存在误导公众嫌疑
- 2025-11-09 10:21 摩托罗拉手机系统迎来升级:MYUI 4.0官宣明天发布
- 2025-11-09 10:16 福特血腥大裁员来了!未来几周减员多达8000人
- 2025-11-09 10:13 3只央企主题ETF有望于6月6日上市 高股息策略产品受热捧
- 2025-11-09 10:07 安徽池州:房展会期间购新房首付比例两成,每套补贴3000元
- 2025-11-09 10:06 新疆火了后,“避暑游”真的让市场回暖了吗?
- 2025-11-09 10:05 百度第六代量产无人车来了,李彦宏:未来打无人车比现在打车便宜一半
- 2025-11-09 10:05 鄂企组团东盟行 赴马来西亚签单逾2亿元
- 2025-11-09 10:04 约翰逊继任者之争进入“决赛”:苏纳克对决特拉斯
- 2025-11-09 10:04 马斯克:特斯拉没有出售狗狗币
- 2025-11-09 09:41 天津新增10例阳性感染者 被隔离管控前活动轨迹公布
- 2025-11-09 09:40 高中学校排名和分数线?2022全国高中排名?
- 2025-11-09 09:36 油价又支棱起来了 全球通胀回落困难重重
- 2025-11-09 09:30 特斯拉汽车利润下滑否认需求问题 出售大部分比特币未出售狗币
- 2025-11-09 09:21 上次取钱,还是上一次:被微信、支付宝打败,全国ATM机三年剧减17万台
- 2025-11-09 09:18 国家能源局:截至4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9.7%
- 2025-11-09 09:14 美国佐治亚州一军事基地遭遇雷击 致1死9伤
- 2025-11-09 09:09 中炬高新上演股权大战:有人要和姚振华抢酱油
- 2025-11-09 09:09 美媒:印度人对中国手机的喜爱超越任何政治紧张
- 2025-11-09 09:06 自动化设备板块持续拉升
- 2025-11-09 08:58 意大利股债双杀!联执政盟分崩离析,德拉吉势将辞职?
- 2025-11-09 08:58 津巴布韦总统参观中国援建的新议会大厦
- 2025-11-09 08:54 古特雷斯呼吁让乌克兰粮食出口协议得到充分实施
- 2025-11-09 08:52 又是东北!辽宁上空发现不明飞行物,夜空4个发光体,可能是啥?
- 2025-11-09 08:44 美参院推“芯片法案”:试图封堵在华相关美企获补贴
- 2025-11-09 08:42 身家4亿年薪765万,北交所一哥贝特瑞董事长因内幕交易遭立案,50亿定增告吹
- 2025-11-09 08:39 英搏尔近10亿定增落地加码主业 积极扩产单季净利增超7倍
- 2025-11-09 08:39 神雾节能(000820.SZ):控股股东所持11.93%股份将被司法划转
- 2025-11-09 08:34 澳门昨日新增12例阳性病例
- 2025-11-09 08:32 苗圩:中小企业发展面临比大企业更多挑战和压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事关全局
- 2025-11-09 08:32 江西十年:红土地新气象
- 2025-11-09 08:30 山东财经大学排名2022最新排名全国?山东财经大学排名全国第几位?
- 2025-11-09 08:29 ETF突发:又有3只碳中和ETF上市
- 2025-11-09 08:26 热闹的丽江又回来了!古城客栈再现“满房”状态!
- 2025-11-09 08:18 秦刚大使出席阿斯彭安全论坛
- 友情链接
-